2025长江流域跨博会系列专题
【四川】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地处长江上游,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近年来,四川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积极顺应贸易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探索“跨境电商+”融合发展新路径,提出“跨境电商+优势产业+国际主播”品牌培育模式。助力传统企业“触电”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特色产品走向世界。
据统计,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占货物贸易进出口的比重,已从2015年的1%增长到2023年的5.7%。“跨境电商”正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四川省正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从产品的生产制造向产业的生态构建转型。今年上半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总值为642.9亿元,同比增长9.3%。 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四川省商务厅外贸创新处处长尹佳慧说:“数字化作为推动贸易的形式创新和贸易效率的提升重要手段,要牢牢抓住贸易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着力去促进规则对接和政策引导,以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为抓手,整合资源要素,建强平台载体,优化行业生态,从而以数字化来推动,以跨境电商来反向带动我们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四川省作为一个拥有跨境电商综试区数量居全国第6的大省。目前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川南和川东北为两翼的联动发展格局。在商务部2023年度评估中,成都综试区更是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获评“成效明显”综试区,迈入千亿梯队。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跨境电商,全面提升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水平,培育外贸转型升级新动能,助力全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培育本土家居家具、汽摩配、电子信息等川品、川味、川调“川字号”特色产业出海。四川省商务厅制定了《关于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并且明确,力争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到2027年底交易规模超过1600亿元。聚焦培育本土出海品牌,强化品牌培育扶持。 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吴悦认为,除了政策扶持之外,还需要更多垂直类展会为跨境电商赋能。而2025长江流域跨境电商及新电商博览会作为长江流域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以助力长江流域地区特色产业跨境出海的电商展会,2025年5月13-15日将在南昌举办,备受行业关注和期待。 跨境电商作为特色产业做强做大的新动能,企业拓展市场的新渠道,已经在我国多地得到验证和推行。四川省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都有其独特优势。四川目前已有9个入围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分别是:川猪产业集群、晚熟柑橘产业集群、肉兔产业集群、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锂电材料产业集群、微波射频产业集群、油气钻采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航空大部件产业集群、生物技术药产业集群。尤其是在医药健康方面,四川中药材资源多达9000余种,拥有麦冬、附子、川贝母、天麻等道地药材86种,中药资源品种数和道地药材数均居全国第一,中药饮片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中成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同时还建设了全国品种最多的中药材基地和最大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大输液产品生产基地。 作为四川省跨境电商代表成都和南充,为推动本地特色产业出海,它们在跨境电商方面的举措。 成都市: 成都,作为西部跨境电商的领军城市,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创新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成都跨境电商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59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通过构建“双国际机场+国际铁路港”的出海通道,近期全国首个“中欧班列 + 低空经济”配送模式落地成都,成都成功打造了内陆地区的国际贸易新枢纽。 成都的跨境电商发展得益于其“三驾马车”战略: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成都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这些平台和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从招商引资到品牌推广,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大数据展示,全方位促进了“四川造”产品的国际化进程。 同时,成都正通过政策扶持和行业引导,鼓励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政府不仅提供资金奖励,还积极组织海外展示展销活动,帮助企业降低出海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展望未来,成都将继续优化跨境电商生态,力争到2025年实现交易规模1400亿元以上,打造辐射中西部的最优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 南充市: 依托中国(南充)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南充在政策支持、金融扶持和财政补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设,南充不仅成功孵化了多家出口跨境电商企业,还构建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跨境生态链ERP系统,累计实现进出口额超过16亿元。南充市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通过深化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施渠道、金融、品牌、运营四大赋能策略,旨在打造四川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 加快全球战略布局,力争经过3年培育,我省海外仓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蓉欧班列节点国家(地区)的布局更趋合理。 构建海外仓矩阵:四川推动构建“川字号”海外仓矩阵,通过构建“N园”产业生态、完善“N带”产业体系、健全完善评价模式机制等措施,聚焦强化平台辐射带动,大力招引知名平台、培育本土头部平台、促进平台与市(州)联动。同时,推动业态互融互促,构建“川字号”海外仓矩阵,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消费促进活动,与主流商圈互动发展。到2026年,在国际节点城市建成海外仓10个以上、总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加快市场主体培育,认定省级公共海外仓5个以上,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海外仓企业10家,培养省级海外仓服务型企业1—3家,打造一批“川字号”海外仓。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数字化引领型海外仓企业。 自2016年以来,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开放枢纽优势,围绕构建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已实现以铁路运输为特色的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1210进口)、直购进口(9610进口)、直购出口(9610出口)、B2B出口(9710出口)和海外仓出口(9810出口)业务模式。接下来将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以“综合保税区”“国贸产业园”等高能级载体为支撑,加速打造以铁路运输为特色,辐射亚欧、通达全球的西部跨境电商出口新高地。 四川电商发展概况显示,2024年1-6月,四川实现网络交易额25,808.0亿元,同比增长6.8%。网络零售额达到4,940.2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3,436.7亿元,同比增长9.4%;服务型网络零售额1,503.4亿元,同比增长17.1%。这些数据显示四川电商行业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服务型网络零售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成都市作为四川电商发展的领头羊,其网络零售额占四川全省的69.6%,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占比为71.6%,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占比为64.8%。这表明成都市不仅是四川省电商发展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全国电商发展的重要基地。 四川电商的发展得益于其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四川铂店电子商务的成功崛起,就是通过深耕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细分领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电商平台,让“川货”走出四川,甚至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展现了四川电商的独特魅力和潜力。 此外,成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成功,以及成都双流机场和天府机场的国际货运航线的开通,为四川乃至全国的商品提供了便捷的出海通道,进一步推动了四川电商的国际化进程。
邀请函
2025年5月13-15日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在江西省商务厅、南昌市人民政府以及长江流域各商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贸促会南昌支会、中国国际商会南昌商会、江西省电子商务协会、江西省跨境电商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5长江流域跨境电商及新电商博览会”。本届博览会以“跨境领航 货通全球”为主题,致力于为跨境电商、新电商创造一个交流展示与对接交易的大平台,为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